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被称为三礼。《礼记》是记录有关先秦各种礼仪论说选集的著作,西汉戴胜编,共四十九篇。
《礼记》又名《小戴礼记》,原为对《礼记》经文进行解释、说明和补充的参考资料,称作记。东汉郑玄为小戴礼记作注,使之拜托附属《仪礼》的地位而独立成书至唐代被立为经,与《仪礼》、《周礼》并称为“三礼”。
《礼记》内容庞杂而丰富,四十九篇可分为八类:专记某项礼节的,有奔丧、投壶;专说明《仪礼》的有冠义、昏义、乡饮酒义、射义等,分别解释《仪礼》中的士礼冠、士昏礼、向饮酒礼等;杂记丧服丧事的;记述各种礼制的,有王制、礼器、郊特牲等;记日常生活礼节及守则的,有曲礼、内则少仪等、记录孔子言论的,有坊记、表记、缁衣、仲尼燕居、孔子闲居、哀公问、儒行等;另有解构完整的儒家论文,有礼运、学记、大学、中庸等;授时颁政的,有月令;为王子示范用的,有文王世子。
《礼记》是一部儒学杂编,包含众多儒家思想史料,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儒家的礼治主义,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、社会状况的必读书。
标签: 历史
文章来源:
看历史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;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