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上共发生过两次沙丘政变,分别与中国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——武灵王赵雍和始皇帝赵政的死有关。
赵主父,嬴姓,名雍,即赵武灵王,赵肃侯之子,战国中后期赵国国君,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改革家。他所推行的“胡服骑射”大型军事改革使赵国的实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,成为了战国后期与秦逐鹿天下的最大竞争者。
前299年,正值壮年的赵武灵王做出了一个惊天之举——禅位,不顾长子赵章,直接传位于小儿子赵何,即赵惠文王,并派三朝元老肥义辅佐,赵武灵王自号“主父”。赵主父的想法是以此举摆脱繁琐的朝务,全身心的投入与天下诸侯的争霸战争。
赵主父带兵驻代地,不断的对楼烦、中山、匈奴用兵,取得重大军事胜利。前296年,赵主父灭中山,独吞其地,顺势又北略胡地,拓野千里。
秦始皇三十七年(公元前210年),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生病,七月丙寅在沙丘(今河北广宗西北)去世,终年五十岁。秦始皇死后,中车府令行符玺事赵高与秦始皇少子胡亥、丞相李斯秘不发丧,并诈称受始皇诏立胡亥为太子,并赐长子扶苏及大将蒙恬死。扶苏受诏后即自杀,胡亥袭位于咸阳,为二世皇帝。
标签: 历史
文章来源:
故宫历史网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;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