䑏疏,拼音quán shū,上古对一种动物的称呼,但是到底指的是那种动物现在已不得而知。《山海经》中说:带山有兽焉,其状如马,一角有错,其名曰䑏疏。
解释
䑏疏是上古对一种动物的称呼,但是到底指的是那种动物现在已不得而知。根据《山海经》中记载:“带山有兽焉,其状如马,一角有错,其名曰䑏疏。”这种动物生活在带山,外形像马,但是有一个角,有点类似西方的独角兽。
辨析
常有人写作“矔疏”。“䑏”是月旁,不是目旁,和“权”同音。
文献记载
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
又北三百里,曰帶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青碧。有獸焉,其狀如馬,一角有錯,其名曰䑏疏,可以辟火。有鳥焉,其狀如烏,五采而赤文,名曰鵸䳜,是自爲牝牡,食之不疽。彭水出焉,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,其中多儵魚,其狀如鶏而赤毛,三尾六足四首,其音如鵲,食之可以已憂。
《事林广记》
带山有兽状如马首有角名曰䑏疏四蹄可以错石
标签: 历史
文章来源:
故宫历史网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;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