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:刘秀,公元25~57年,30岁继位
绿林军与赤眉军
王莽时期,无穷无尽的灾难,激起了人民的反抗,而绿林军和赤眉军声势最为浩大,也是推倒王莽政权的两支主要军事力量
公元17年,鄂西连年大旱,新市人王匡、王凤被推举为首领,举起了反抗的大旗,称为绿林军
公元18年,山东苏北一带也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,琅琊人樊崇被推为首领,因眉毛上涂上红色,被称为赤眉军
随着农民义军的壮大,部分贵族看到了恢复刘氏天下的希望,刘秀就是其中之一
公元前22年,汉宗室刘縯、刘秀两兄弟加入绿林军队伍
更始政权
公元23年,绿林军各路义军拥立汉宗室刘玄为帝,恢复汉朝,年号“更始”,拜王匡、王凤为上公,刘縯为大司徒,刘秀为偏将军
更始帝派刘縯刘秀北伐,占领昆阳等,同时发布恢复刘氏江山的号令,义军北上,势如破竹
王莽惊恐万状,从各地调集军队42万,从洛阳出发,准备一举歼灭义军主力
昆阳之战
义军被王莽的军队团团围住,在刘秀的劝告下,义军一面固守待援,一面亲自带着13个人趁着月色突出重围,集结各地义军救昆阳
而各地义军都不敢率先进攻,刘秀率领三千敢死队直捣中军大营,王莽全军大乱,昆阳义军出击,王莽军队在内外夹击之下,全面溃败
昆阳之战,刘秀以少胜多,击败王莽的有生力量,刘秀兄弟威旺大升,引起了刘玄和其它将领的嫉妒,于是杀害了刘縯,在前线作战的刘秀悲痛万分,但他知道,羽翼尚未丰满,反而向刘玄谢罪,避免了杀身之祸
刘秀河北称帝
绿林军在百姓的帮助下,攻破长安,王莽败亡,刘秀被任命为司隶校尉,派往河北地区安抚各州郡
刘玄不善于治理天下,很快腐化堕落
更始政权的新贵争权夺利、胡作非为,对天下拿不出任何对策,百姓大失所望
起初赤眉军投降刘玄,因为被轻视后来离开,刘玄派军和赤眉军对抗,而在河北的刘秀继续扩充自己的势力
刘秀的举措得到河北等官僚、地主的拥护,刘秀在攻破河北势力最大的王朗集团后,于是脱离刘玄集团,联合各种力量,镇压屠杀起义军
公元25年,刘秀在河北称帝,10月攻占洛阳,以洛阳为首都,年号建武,史称东汉
在绿林和赤眉相互厮杀中,更始政权内部,以刘玄为首的贵族势力与王匡为首的农民军将领,发生内讧,更始政权很快被赤眉军消灭,而赤眉军占领长安后,将领们忙于论功行赏,无纪律的士兵在长安内外抢劫财物,百姓拿起武器与赤眉军对抗
长安被赤眉军洗劫一空,赤眉军去了其它地方,路上遇到大雪,很多士兵死了,于是又回到长安
刘秀派邓禹进入关中,进攻赤眉军,赤眉军损失惨重,往东逃的路上又中了埋伏,被迫投降
刘秀统一全国
刘秀与地主阶级内部各个政治集团,各派割据势力展开激烈争夺,从公元26年开始,刘秀采取由近及远,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,通过十年的艰苦奋战,在公元36年,统一全国
统一后的发展
面对生产破坏、人口锐减,社会经济凋敝的局面,恢复生产,稳定社会秩序,成为东汉王朝最迫切的问题
先是释放奴婢,从而稳定社会秩序,恢复发展社会经济
其次从公元39年开始,刘秀下令度田和检查户口,加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
另外组织军队屯田,保证战争供给,减轻人民负担
公元30年,恢复西汉“三十税一”的旧制而减轻人民负担
刘秀极力加强皇权,把中央集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
封了360个侯,但却没有实权
退功臣,同时收罗天下文士充任吏职
刘秀一方面削弱三公权利,另一方面则扩大尚书台的权利,尚书台直接听命于皇帝等等
刘秀削弱地方军队,扩大中央军队,加强对地方的控制
刘秀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巩固了自己的统治,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,史称“光武中兴”
刘秀是南阳的豪族,支持他的多半是豪族地主,东汉政权从一开始就是贵族扶起的政权,这为东汉末期豪强割据的出现埋下了隐患
标签: 东汉历史